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列表 >小作坊里走出的环保科技先锋:浙江康友的“双翼”腾飞之路

小作坊里走出的环保科技先锋:浙江康友的“双翼”腾飞之路

发布时间: 分类:营销学堂

小作坊里走出的环保科技先锋:浙江康友的“双翼”腾飞之路

——以残缺之躯铸就绿色奇迹,用专利技术撬动全球市场

一、身残志坚的创业原点:从“被帮扶者”到“助残榜样”

2004年,机械技术背景出身的创始人徐定枢,在浙江瑞安创立了绿源机电(康友前身)。凭借机械技术背景与对环保降温市场的敏锐洞察,他将一个小作坊发展为占地18000㎡的现代化企业。2013年,瑞安市副市长郑海洁慰问时特别赞扬:公司创始人徐定枢致富不忘乡亲,安排30多名残疾人到该公司工作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回残疾人的欢笑、幸福和尊严,并称其为“残疾人的榜样”。这种“以残助残”的公益基因,成为康友品牌的精神底色。


二、技术破壁:展会上的“中国方案”轰动

2011年柯桥纺织品博览会成为康友技术实力的首次国际亮相:

三、合规升级:在挫折中锻造绿色标杆

尽管以“环保报国”为使命,康友在扩张中也曾遭遇合规挑战。2017年因国家环保生产问题。这一事件促使企业加速整改:

四、全球化野望:从桐溪村驶向金砖国家的“降温舰队”

康友的出海战略精准锁定新兴市场:

五、未来赛道:低碳经济下的“冷”机遇

面对碳中和趋势,康友锚定三大方向:

  1. 产品智能化:开发物联网温控系统,实现能耗实时监测;
  2. 场景多元化:从工业场景延伸至农业大棚、数据中心冷却领域;
  3. 技术开源化:与高校共建蒸发冷却实验室,推动行业标准制定。
     正如其厂区标语所宣示:“为您营造健康、舒适、节能的环境—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!

【品牌启示录】

康友的成长史,是一部残疾人逆袭、技术民企破壁、中国制造绿色转型的“三重奏”。它证明:真正的环保科技,不仅需要专利的“硬实力”,更需要“以善促商”的软内核——当一家企业将社会责任刻入DNA,其产品便有了温度;当技术创新直面市场痛点,其品牌便有了穿透时代的生命力。